开栏语
无论是明亮的白昼,还是披着暮色的黄昏,鼓浪屿的街头巷尾、房前屋后,都常常可见笑意盈盈的人们。任由脚边的小猫打瞌睡,屋后的老树吐新芽,路边的花儿散芬芳,琴岛上的人、物、景都保持着和谐相处、亲密无间的关系,也怀有强烈的家园认同感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海风轻轻吹,琴声悠悠扬。经光鲜岁月流转,鼓浪屿至今仍完整保留着纯真年代下“熟人社会”的“信任”“互助”“面子”“规则”“共享”。这里,春夏秋冬皆温暖,一草一木皆有情,【琴岛人家】栏且带您一同感受。
厦门网讯(记者 陈玉琴 庄佳琪)
“我要两份手工鲨鱼丸”
“一盒麻糍,谢谢!”
“闽南肠粉打包两份~”
在鼓浪屿的龙头路、福建路
许多热门小吃店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
商家们坚守“诚信之心”
用热情细致、真诚友善的服务
和色香味俱全的地道美食
款待八方游客
获得了游客们的“值得排队”“下次再来”
“烟火气”在升腾
“生活味”在蔓延
坚守了一个又一个“寒冬”的商家们
终是迎来了“暖春”
心若在,梦就在
沈家肠粉老板沈春长表示
无论是“寒冬”还是“暖春”
作为商家
始终坚守“爱岛之心”“诚信之心”
终能实现“复兴之梦”
主题:爱岛守店 诚信经营
人物:沈春长,鼓浪屿商家协会副会长、沈家闽南肠粉负责人
沈春长是个“新”鼓浪屿人
2008年
他带着“沈家闽南肠粉”入驻鼓浪屿
此后便在岛上扎根
“我非常爱这座小岛
所以我更要守好这家小店
让每一位进店的顾客不仅享受到肠粉的美味
还能感受到鼓浪屿的美好”
爱岛之心:为这个小岛,守一家小店
“太好了,帮我留下,我下午去取。”接完旧书店老板的电话,沈家肠粉老板沈春长开心不已。原来,旧书店老板最近收了几本有关于鼓浪屿的书籍,沈春长非常感兴趣,决定买回来。
关于书,记者还在沈家肠粉店内发现了一个细节:这不足20平米的小店,竟放着一个诺大的书架,上面摆满的,是各类有关鼓浪屿的书籍。
“肠粉”与“书籍”,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物品,为何会同时出现?
沈春长笑着解释,经营肠粉店15年来,接待了无数游客,游客在品尝肠粉的同时,常常会打听鼓浪屿的景点、人文、历史等。就这样,在一次又一次的热情攀谈中,自己逐渐养成了向进店游客介绍鼓浪屿的习惯。
“所以,我得多看书,多积累常识,才能向游客讲对、讲好鼓浪屿故事。”沈春长说,有时聊得起兴,他还会亲自带着游客逛逛景点,让游客载兴而归。
令沈春长印象深刻的,是一位来自西安的游客林先生。林先生刚刚参观完协和礼拜堂,正愁下一站去哪里。沈春长便热情地向他介绍周边的海天堂构、日本领事馆旧址等。你一言我一语中,欢声笑语不断。吃完了一碗肠粉,林先生也获得了详细的游玩攻略,脸上笑开了花。
游罢,林先生又特地前来肠粉店,和沈春长告别。他握着沈春长的手,不舍地说,鼓浪屿是他到过的最美好的地方,这里景美,人也美。听到这样的评价,沈春长的心里温暖极了:“夸鼓浪屿好,比夸肠粉好还让我开心!”于是,沈春长再次以热情回馈,将林先生送到码头,像老友一样,与他挥手告别。
爱屋及乌。沈春长对岛上居民也非常关爱。
据沈春长介绍,厦门音乐学校的学生们一直都是沈家肠粉的常客。一到放学,店门口总是围满了学生,熙熙攘攘,好不热闹!“他们有的个子小,够不着窗口,我都会交代员工们细心地将肠粉端到孩子手中;有的孩子想多点肉、多点菜,我们也都会尽量满足。”沈春长说,这些孩子都是邻里邻居的小孩,也像是自己的孩子,对他们友好、细心,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。
除了孩子,岛上的老居民也常常来光顾沈家肠粉。但他们的“光顾”有时候很特别——不买肠粉,只是要一个小袋子。
原来,位于鼓浪屿福建路57号的沈家肠粉毗邻鼓浪屿医院,岛上老人们去医院拿药时,有时会忘记拿袋子。每当看到老人家双手拿着药从店门口经过,沈春长和员工们都会主动给老人家递个袋子装药。久而久之,老人家去医院买药,都习惯到沈家肠粉拿个袋子。
沈春长对老人家的关爱,老人家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“沈老板啊,那天有游客问我鼓浪屿哪里最好吃,我第一家就推荐沈家肠粉!”那天去菜市场买菜,有个老人家向沈春长“邀功”。
沈春长在分享这件小趣事时,脸上挂满了笑,他乐呵呵地说:“你看,我都在获得!这浓浓的人情味,多珍贵啊!”
守好小店
除了热情待人
沈春长还以诚信作答
沈春长坚信
坚持诚信经营
追求质量和服务
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
诚信之心:用一份诚信,换一份信任
在沈家肠粉的售卖窗口前,明码标价写着:肠粉+蛋+肉=12元。这是沈春长坚持了十几年的价格,从没涨过。
“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,价格也是原来的价格。只要有人愿意来吃,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,不能随便涨价,辜负了大家的信任。”沈春长说,诚信经营是根本,随意涨价不仅会失信于人,还会砸了自己的招牌。
作为一名党员,沈春长还加入街道等部门牵头组织的红色商圈队伍,他发挥榜样带头作用,号召周边商家,要力戒竭泽而渔,杜绝“一锤子买卖”,以公正的价格、良好的服务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,诚信经营、文明经商。
整洁、舒适的用餐环境也是沈春长所看重的。
为了让消费者有更舒适的用餐环境,他和员工会定时拿着工具,主动在肠粉店附近清垃圾、捡烟头、整秩序,有时还会将小广场一并打扫干净。此外,在肠粉店内外,随处可见“垃圾不落地,琴岛更美丽”的宣传标语,店员在服务消费者的同时,也常常轻声细语劝导游客文明用餐。
“践行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改善环境,对游客、居民、商家都有好处。同时,也更能保护鼓浪屿这座世界文化遗产,更能向世人展现它独特的魅力,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。”沈春长说,只有周边的经营环境好了,人才会越来越多,生意才会越做越好。
疫情发生后,鼓浪屿一度封闭景区、商户歇业、琴声消寂。尽管如此,沈家肠粉店铺依旧每日开店经营。
“岛上老人家多,他们常常来吃肠粉,我怕这一关店,老人家们找不到会失望。”沈春长说,一碗热腾腾的肠粉,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,却能解决一些老人的温饱问题,轻易歇业是对“老朋友”的辜负,是不诚信的表现。因此,疫情期间,沈春长和员工们坚持每日准时开店,将店面收拾干净,材料码放整齐,做好防疫措施,为零零散散前来购买的居民服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沈春长尽自己所能给到老人们用餐的福利,一份售价12元的肠粉,岛上老人家来买都是10元一份,还会多加肉多加菜,让老人家以实惠的价格也能吃顿饱饭。
复兴之梦:小店又排起长队春天来了...
春暖花开,鼓浪屿的人气逐步回暖,旅游消费也强劲复苏。龙头路、福建路等街巷两旁,商铺林立、游人如织、熙熙攘攘,好一派市井烟火气!
家住龙头路的林奶奶,正在街心公园与邻居“话仙”。这时,有游客过来问路:“阿嫲,请问沈家肠粉怎么走?”“从这里直走,排队很长的那家就是了!”
是的,在沈家肠粉小小的售卖窗口前,每天都排着近十米的长队。游客们之所以愿意花宝贵的时间排队等待,是基于一份期待,更是一份信任。“小店也要有自己的坚守,坚守的是诚信和道义,积累的是信用,这些便是长久经营的不竭动力。”沈春长说。
人间烟火气,最能抚人心。像沈家肠粉这样散落鼓浪屿街头的小店,他们在“寒冬”里乐观坚守,在“暖春”中诚信经营,最终将自己“守成”了琴岛烟火中不可缺少的“星星之火”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,同时也备受本地居民的喜爱。
春天来了,音乐快闪、书画展览、家庭音乐会......各类文艺活动在这座小岛轮番上演;皓月园、菽庄花园、钢琴博物馆......大小景区游人如织,百年建筑、花园民宿,人头攒动,好不热闹!而那些市井里弄、阡陌纵横中的大大小小商户,它们默默守候着,准备为远到而来的游客们提供各种服务服务,让大家尽享琴岛美好。
琴岛发展的“大海”
离不开个体经济的涓涓细流
某种程度而言
小街店铺的“烟火气”
就是托住发展大盘的韧性所在
在鼓浪屿上
每条大街小巷
每间小小店铺
他们的始终坚守、奋斗拼搏
同汇聚成这座小岛的人情味
在街道的力挺、居民的响应、商家的坚守之下
琴岛正重现“复兴梦”